健康知识
清明养生指南
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提供的一些清明养生的小常识。

衣:
清明时节的着衣,开始除去冬装,轻装外出。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清明时节也是这样,人们往往容易衣着单薄,遇上阴雨绵绵的的天气,就应及时添衣,防止受寒、淋雨而感冒。
食:
清明时节,又是万物复苏、生机旺盛的时节,一些蔬菜正逢收获上市之时,结合清明多雨湿,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多吃“柔肝”的食物,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同时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住:
夜卧早起,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
行:
清明时节,又是传统祭祖扫墓和春游的好时节,晴天外出和运动又易于出汗,出汗后要及时加衣,防治感冒。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
总之,清明时节,天阴多雨,乍暖还寒,容易感冒,也容易诱发一些慢性疾病,如胃痛,关节痛等,大多是衣食住行,生活起居保养不慎所致。若能加强保养,防患于未然,便可过上一个愉快健康的清明节。



▲扫一扫关注源一微信号获取更多健康咨询
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 百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西关路20号琥珀郡4号楼2层 联系电话:1867407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