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书摘
为什么要创建健康学?黄开斌院长带你思考!
一、有没有必要另创一门健康学?
在医药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有人可能会说,有必要还去另创一门健康学吗?但换一个说法呢!在当今人们都如此追求健康的时代,怎么能没有健康学理论和方法来提供指导和服务呢?这样想是不是就觉得很有必要了吧!
习大大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还有,他早就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另外,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看看!全民健康已经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刚需,那么,怎么解决健康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何保持健康和提升健康,这些是不是得对健康本身及其背后的原理要有所考量了,也就是得有一套完整的健康学思想理论知识体系了!那么,在进行健康学理论的探究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探讨一下创建健康学的目的和理由。


二、为什么要构建健康学?
因为,现如今不只是人体病了,社会也病了,甚至自然也病了。目前的情形是:资源枯竭、天气雾霾、河流污染、食品不安全、交通堵塞、医疗危机、经济疲软、信用缺失、贪污腐败、道德滑坡、形肥气虚、疫病肆虐和慢病及癌症井喷等,这一切昭示着自然、社会和人体都整个处于不平衡的病态当中。所以说,现在的人容易生病,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天地自然万物皆病的原因。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呢?自然和社会都病了,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且能独善其身?若要个体健康,先要自然和社会健康。所以,唯有构建健康学,才能从整体上、宏观上、系统上,通过环境治理、社会治理和人性治理等来全面解决这些不健康问题。此乃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的中华文化理念,治病于无形,防患于未然。如此才能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让人民远离疾病和危害。

三、为什么要倡导健康学?
因为,健康中国战略必然会畅想大健康时代,而大健康时代必然呼唤健康学。大健康的“大”,大在哪里?大在它不只是大产业,而且是大事业;不只是硬件的发展,更是软件的发展;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发达,更应是健康文化的繁荣。所以,倡导以健康学思想主导大健康产业,打造生命健康的“软件操作系统”,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各界文化资源、健康资源、医药资源、创新资源、科技资源、产品资源……等,推动人体生命健康、家庭生计健康、企业生存健康、社会生活健康和自然生态健康等的融合发展,这必将成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四、为什么要再创健康学?
因为,健康学是关乎天道、地道、人道的大智慧、大学问。即健康学是旨在“以道体物”,居高临下,以健康降维解决疾病问题;而医药学则是“以物体道”,坐井观天,跟在疾病的屁股后面,永远是落后一步。并且以西医为代表的世界主流医学及其医疗实践,正暴露其日益严重的问题—局限和缺陷及深刻危机。一方面,西方医学理论在还原论思维引导下,由于其方向性错误,致使其离健康目标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西方医疗实践在资本利益的诱惑下,过度市场化、魔怪化,从而极大地损害着人类的长远健康利益,且一场世界性的医疗危机正在威胁人类。
所以,只有回归大道,另辟健康学,秉持辨证施治,固本培元,扶正祛邪,调和平衡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这场旷日持久的医疗危机和健康危机。
作者:百川健康研究院黄开斌院长
推荐阅读:你的“老腰”还好吗?锤疗轻松解决后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