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书摘
减少脊椎之间撞击作用的装置——椎间盘
减少脊椎之间撞击作用的装置——椎间盘
提起脊柱,人们自然想到26个椎体,而容易忽视非常重要的椎间盘。椎间盘是指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软骨”。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没有这些软骨,那会怎样?其结果就是脊柱运动时椎体之间没有缓冲作用,像石头块一样硬的椎体与椎体之间互相撞击,脊柱根本谈不上自由活动了。
所以,幸亏椎体之间有了椎间盘,我们的脊柱才能在不受撞击的情况下完成各种活动。因为,椎间盘的结构可以很好的抵抗压力,其中央内部有像“果冻”一样软软的蛋白质(我们称它为“髓核”。组成髓核的蛋白质90%以上为水分,所以非常柔软而有弹性),当脊柱受到压力时椎间盘像柔软的坐垫一样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椎间盘髓核的是纤维环,纤维环坚韧而有良好的弹力,所以,被包裹的髓核在一般的冲击力作用下是不会破裂的。

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
“椎间盘突出”是一个大众知名度很高的医学名词,因为被判决为这个“诊断结果”的患者非常之多。很多人因此痛苦万分,所以提高了其社会“知名度”。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其实有“椎间盘突出”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正常人也可以出现椎间盘突出。前面我们提到了三种椎间盘退变的途径,其中第二种就是一种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状态。这种椎间盘突出往往是脊柱长期不均匀退变的结果,但人类机体一般都可以逐渐适应并代偿。大家其实不必为这种突出过度担心。有一个美国医生在1984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大约20%的正常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笔者也曾做过研究,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以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而复查CT发现,突出的椎间盘仍然毫无改变的存在着。换句话说,这些患者也转变成了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正常人。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由于扭伤、受凉、疲劳等多种因素造成腰椎代偿不及,才可能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椎间盘突出”,才需要进行治疗。所以,一旦我们偶然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了“椎间盘突出”时,不必十分担心,可以通过向正规的专科医生请教,获取正确的指导,提高预防发病的警惕,并非一定要进行特别的治疗。



▲扫一扫关注源一微信号获取更多健康咨询
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 百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西关路20号琥珀郡4号楼2层 联系电话:1867407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