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创建中国式的健康养老模式(一)
所谓的健康养老,简单地说,就是以老年人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养老模式,往深点说,就是把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模式,进而再发展出由老龄人口来主导整个健康产业的局面,如此也就是“健康产业老龄化”(其他各行各业都要求年轻化,唯独健康行业应要求老龄化),这也恐怕是解决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最佳战略抉择(这个战略抉择将另文表述)。
为什么养老要以健康为主要目标呢?因为,所谓的养老,主要就是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过一种相对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即让他们的健康维持在一个相对好的状态。为此,吃喝住用行对老年人来说一般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他们已吃不了多少喝不了多少,居住和用度也无须太奢华,最苦恼的莫过于他们身体在一天天衰老退化,进而全身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病。怎么样让他们无病痛或少一些痛苦的老去,这才是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也就是健康问题,所以,健康才是老年人的最大需求。
同时,老年病和慢性病又不是靠吃药打针就能解决其根本的,相反吃药打针还可能加速他们的衰退和死亡,也更加加重他们的痛苦。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应该用保养健康的方式和手段,以便让他们的身体得以相对的延缓衰老(抗衰),让他们的病情不恶化、不发展,或让疾病尽可能往好的方面转归,或者恢复到一种相对正常的健康状态,并让他们的心情保持一种快乐状态。那么,这些个保养健康和诊疗疾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就是我们要倡导的“健康养老”模式。换言之,健康养老模式其实就是自然而然的健康保养(含健保和康养)和人智人为的疾病防治(含医养结合)的综合运用。其中健康保养应是最主要的,而疾病防治只是最重要的,但不是主要的。

01、健康养老与医疗养老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在大家正热衷于“医疗+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其实就是“疗养院”模式或“养老医院”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大多数老年人(包括有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老人)来说根本不需要,其定位只应该是面向易复发病老人、患有大病或重病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其服务的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再提供医疗诊治服务、大病救助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这种医疗养老(也就是医养结合模式)与健康养老在内涵本质和服务项目上是有很大的不同,医疗养老突出的是医疗诊治的帮助或救助,也就是疾病的防治上,而健康养老则是除了医疗帮助或救助外,还更多地体现在对健康的保养维护和建设提升上,当然也就包括康养服务。
首先来看,医疗养老的侧重点是医疗防病治病,旨在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主要是针对患有重大或疑难病症的老年人的,也就是说,其核心目标是“疾病”,是针对疾病的防治来构建的养老模式。但要清楚的是,用医疗来防治疾病,也仅仅是对疾病进行有效的管控或是消除,但不能祛病根,其对健康的作用和贡献也是微乎其微(只有8%,WHO的结论),由此可见,医疗养老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整个老龄人群来说,其目的和意义并不大。而健康养老侧重的是对健康的保养维护或建设恢复,也就是说,其核心目标是“健康”,是针对健康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这种建设强大健康的模式也将有助于慢性病的自我康复和老年病的延缓自控。
大家试想一下,只要我们的健康建设强大起来,疾病是不是就可以自我消退或减轻了,或者说,只要健康恢复了,是不是就没有病了。其实,所有的疾病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健康拥有了,自然就没病,也会少生病或不生病。所以,针对老年人(其实对所有人也是一样)重点不是放在疾病的防治上,而应该是放在健康的保养上,也因此,健康养老比医疗养老更有社会意义和生命价值。
其次,还要搞清楚的是“医疗帮助”和“健康服务”这两者的本质问题。面对老人和病人,我们往往视他们为弱者,是需要帮助的人,其指导思想也往往总是想着该如何才能帮助到老人或病人,甚至是在大包大揽地替他们扛住问题和消除疾病。其实,这样往往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尤其是对他们心理造成了很不积极的感受,也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疾病的康复。其实,应该考虑的或许是“如何更好的引导老人和病人去自我认知觉醒和成长提升”,这也就是要提供相应的“服务”了。
医疗帮助与健康服务在某种层面上讲是完全不同的。帮助一般是基于不平等、不公平基础上所建立的关系。这往往发生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远远弱于你的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惊讶的发现,我们总是不断地帮助那些不如我们、比我们更有需求的人,尤其是老人和病人。请尝试思考一下,当我们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平等、不公平来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无意识的从别人那里获取了更多的自我优越感,而这些其实远多于我们给予的帮助,即我们的获得比付出多更多。也就是说,帮助别人的行为,很容易降低了或损伤对方的自尊心、自我存在感以及独立感和整体性。当我们给别人以帮助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力量。
而服务就不是这样的,服务是基于一种平等的关系。在情景过程中,服务者没有优越感,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用全部的自己来服务,从自我经验中抽离,用自己的不足,甚至是自己内心深处最黑暗的一面来服务。服务者完整的与被服务者相处,完整的生活。另外,帮助往往招致债务或被帮助的人欠你一个人情。而服务就好像是疗愈,是互相的,没有债务,也不欠人情。我们在尝试服务别人(当然也有帮助在里面)的同时更是在服务我们自己,内心的满足感会让我们满怀感恩。所以说两者完全不同。
另外,服务也是不同于帮某个人修复。当我们怀着修复别人的心,就会视对方为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而唯有我们来帮他修复。可见,在修复的观念中,也是基于不平等观念,很容易沦为道德的奴仆——陷入距离感。当我们服务时我们看到并相信原本完整的自己,从而与对方完整的协作。
还有一点,医疗帮助和修复还可以脱离健康服务而存在,在没有健康服务的情况下,医疗可以强行修复或者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所以,结论就是医疗帮助和强制修复是医疗者自身力量的一部分,而健康服务是服务者自我心灵成长的一部分(当然服务者也有帮助他们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成长自己)。从外面观察或许他们都是一致的,但从内心的角度来讲,极为不同。
从本质上说,医疗帮助和修复与健康服务和恢复都是生活方式的一种。但采取医疗帮助的方式,你会看到老人或病人是弱者;当用医疗修复,你会看到病人的缺失;当在健康服务中,你会看到生命的全部。健康保养服务的冲动自然而生无须主动调整或者控制。足见,修复和帮助是基本的治疗,但不是治愈。长期饱受慢性病痛的病人或老人可能会收到了非常多的医疗帮助和修复,然而,这些都在无意当中让病人或老人更为痛苦和受伤害。只有健康服务才有可能疗愈疾病或平复心灵,因为彼此都会感受到了完整。
所以,健康养老虽然包括医疗帮助和健康管控,但主要不是医疗帮助和修复,也不是什么医疗与养老结合,而是要用健康保养服务或健康建设促进的手段来解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健康问题:第一,通过健康服务来让老人心情愉快,而不是通过强制帮助和修复身体而伤及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身体机能;第二,通过健康服务来使老人身心恢复或保持健康,即通过一些调理保健的手段和心灵的沟通服务(康养),这样既不伤及老人的身体,又不伤害老人的自尊(心灵),从而更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这样老人的投入是最低廉的,付出也很少,也不用大量花钱吃药打针或手术医疗了。
总之,健康养老包括医疗养老,也比医疗养老不仅有着很大的本质区别,而且还有很大的优势和价值。

02 健康养老的基本技术和服务内容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而老年人口中90%左右均为慢病患者,再加上老年衰退问题,因此要做好健康养老,不解决好慢病康复和延缓衰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解决好老人慢病和老年退变的方法就得要特别温和并有效率,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再也经不起折腾。所以,就得采用“健康服务或恢复”模式,而不是“医疗帮助或修复”方式了。
1、健康检测评估
(1)脊柱形体结构测评(脊柱健康学检测系统)
(2)脏腑气血功能测评(脏腑和经络检测系统)
(3)基因量子信息检测(生命的信息检测系统)
2、健康保养维护
(1)脊柱形体结构的调养——调形养身
① 术养——中医外治
即应用传统中医的“砭、灸、罐、手、捶、枪、贴”等技术以及现代医学的电摩、熏蒸、熨烫、电磁激等物理方法进行保健强健养生。主要目标就是使身体各组织器官,尤其是脊柱系统达到“松、通、温、平、稳”的目的。
② 形养——运动锻炼
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休闲娱乐及体育健身活动,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其运动方式:体育健身、瑜伽修炼、武术锻炼、气功修炼、舞蹈健美、脊柱体操等。
(2)脏腑气血系统的食养——益气养血
① 营养——营养食品
保健营养品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保健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还包括茶、酒等保健饮品,以及民俗等饮食文化。
② 膳养——药膳汤剂
主要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用中医方剂理论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膏、丹、丸、散、汤;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可入平常的饮食,故常有“中医药膳”之说。药养的目的是:排、通、调、补、固。
③ 气养——健身气功
气养又称食气或服气疗法,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佛家、道家、辟谷修炼和武术等文化内容。
(3)心性精神情志的修养——修心养性
① 心养——心理调适
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应清心寡欲,顺其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重在灵性的“清、兴、宁、和、顺”上。
② 神养——精神意念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国学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③ 学养——文化修炼
通过学习知识,尤其是道、佛、儒等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现代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达到自主健康之目的。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康养,其实就是针对心性和情绪的调适和培养。而老年人最重要的是要康养,很少说要健养,因为,对老人来说强健体魄可能已经不是首要的了,而要保持心情愉悦才是首要的。
在此,我们重点来谈谈“健康养老”与脊柱健康调养的关系。我们知道,老年人的身体正处在退化或功能衰退过程中,最先是腿、腰、胳膊退化或老化。所以老年人腰酸背痛的很多,腿无力。我们脊柱健康学和脊柱调养技术(百川研究开发出了至少十大类人性化技术和十大项工程化技术的应用)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让老人的身体退化来得慢一些,保持身强体健,甚至还箭步如飞。在以前谈到慢性病时,已都知道脊柱健康可以管控108种慢性病,而老年人大多是患有各式各样的脊柱衰退和慢性病,应用脊柱健康技术把脊柱调理保养搞好了,老年人健康的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可以预见,脊柱健康调养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里有很大的用武之地。通过脊柱的调养,不用大动干戈,不用吃药打针,对老年人没有创伤、副作用和痛苦,是真正的健康养老,还可以保障老年人免除或减轻腰酸胳膊疼,免除或减少医药副作用和痛苦。另外,脊柱调理保养,使得健康养老事业的运营变得简单便捷、服务质量更高,同时,又让投资者和开发者降低了投资,减少了运营成本,一举多得。总之,脊柱调理保养技术是最适合老年人的健康维护,以及慢病康复,所以,它是最适合健康养老事业。
再加上中医药方法对五脏六腑的系统调理和营养调和,并用中华文化指导心性情志修炼,如此便可知,脊柱调养重在“调形”,脏腑食养重在“养气”,而心性情志修养重在“清神”,此乃“形、气、神”三者兼顾,这就是中国式的健康养老模式。
未完待续,下篇接创建中国式的健康养老模式(二)
--------百川健康黄开斌